一、认识手足口病
1.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影响5岁及以下儿童。主要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的多个血清型,以及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(EV71)等。该病全年均可发病,但4~7月和9~11月为发病高峰。
2.传播途径
1.人群密切接触,孩子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,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。
2.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(飞沫)传播,因此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易被感染。
3.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等也可发生感染。

3.临床表现
1.临床表现多以发热,口腔黏膜出现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为主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2.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,呈自限性,一般预后良好,7~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。
3.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,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。
4. 感染过一种病毒后,仍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病毒,所以患过手足口病,仍需注意预防。

二、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
1
勤洗手
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,使用流动的水及肥皂、洗手液,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。

2
保持环境卫生
定期清洁和消毒,接触频繁的部位、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,衣物、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。

3
保持室内通风
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

4
接种疫苗
接种EV71疫苗虽然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,但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,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。

三、温馨提示
1.请家长提醒孩子入园时做好晨检。
2.对于不能来园的孩子,请及时告知老师缺勤原因。如孩子确诊患有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,需第一时间告知班级老师,家长积极带孩子治疗并根据医生要求做好居家隔离。
3.请家长按免疫程序要求及时带孩子进行疫苗接种。
孩子身体健康是我们共同责任,让我们家园携手,用心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,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