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速递

【西交幼•家园共育】预防春季传染病温馨提示
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14
  • 点击量:

尊敬的家长朋友们:

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,幼儿园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注意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。以下是几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,请您仔细阅读并配合做好防护工作。


常见春季传染病

01

手足口病

89689

病原体:肠道病毒如:柯萨奇病毒。

易感人群:5岁以下儿童高发,夏秋季多见。

主要症状:发热,一般为中低热;口腔黏膜出现红色小疱疹或溃疡;手、足、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。

传播途径:直接接触疱疹液、唾液传播;呼吸道飞沫传播;间接接触污染物品传播。


02

水痘

A3F59

病原体: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。

易感人群: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成人。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,但病毒潜伏在神经节,可复发为带状疱疹。

主要症状:不同阶段的皮疹均可出现,红色斑丘疹→透明水疱→浑浊脓疱→结痂;发热,持续3-5天。

传播途径:呼吸道飞沫传播;接触水疱液或粘膜分泌物接触。


03

流感

A7F6A

病原体:甲型、乙型、丙型流感病毒。

易感人群:冬春季所有人群易感,婴幼儿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。

主要症状:突发高热39-40℃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酸痛;儿童可能出现呕吐、腹泻;一般持续1-2周,乏力感可能延长。

传播途径:呼吸道飞沫传播;接触污染的手或物品传播。


04

诺如病毒

71B36

病原体:诺如病毒。

易感人群:全年散发,少量病毒即可感染。

主要症状:突发性、频繁喷射状呕吐,腹泻,阵发性腹痛;低热;肌肉酸痛。

传播途径: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污染过的食物、水;呕吐物挥发形成的气溶胶,吸入后感染;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如:门把手,马桶。


幼儿园防护措施

01

严格晨检把关

每日入园检查体温、口腔及手部,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。

02

加强卫生消毒

每日对桌椅、餐具等高频接触物品消毒,活动室定时开窗通风。

03

培养卫生习惯

通过儿歌、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不揉眼鼻。

04

科学安排活动

合理膳食搭配,保证户外运动时长,增强幼儿体质。


家园配合温馨提示

01

健康监测不松懈

每日入园前观察孩子精神状态,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腹泻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。

02

接种疫苗要按时

按时完成水痘、手足口(EV71疫苗)、流感等疫苗接种。

03

居家卫生需注意

勤晒被褥,保持室内清洁;教育孩子独立使用毛巾、水杯、餐具等。

04

营养均衡强身体

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蔬果,适量饮水,避免生冷食物。

05

灵活穿衣保健康

通过“洋葱式穿衣法”,让孩子在春季多变天气中保持舒适,并培养他们根据冷热自主调整衣物。

春季传染病虽然高发,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请家长朋友们与幼儿园共同努力,为孩子们营造安全、健康的成长环境!

下一篇:【西交幼•节日节气】播种绿色 守护未来